在工作室的2016年度课程结业的晚会上,应主持人的邀请,我谈了一些我与精神分析的陈年旧事。但因为当时现场“四十年代”的氛围太浓烈了,我的音调和语速,被催眠般地回到了“四十年代”,在大家的笑声中,我结束了简短的分享。过后,总觉得意犹未尽,还有很多的话没有说出来。。。
记得是在1988年,我的同班同学,现在是知名的科幻作家,郑军,借给我一本书,《梦的解析》。记得那本书是台湾版的,繁体字,从右向左读,看起来很别扭,吃力。多少次,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进入了梦乡(你如果失眠或入睡困难的话,推荐读这本书)。
图片
绝大部分内容,看不懂,觉得很晦涩,但偶尔会感到一些不同的东西。记得强迫自己读了两遍,好像还是迷迷糊糊。相比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房龙的《宽容》,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显得太没意思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很重要,也许是在普通心理学课上,老师介绍过这本书?具体我忘了,但最后,我记住了书中的一句话,“梦是愿望的达成”;当时觉得很拗口,但这么多年来,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的不同译法,但我却潜意识不断强迫重复地使用这个译法-“梦是愿望的达成”。
当时,在天津,记得有位老师,陈忠舜,是天津医学院的老师。参加过他的讲座和一些有关精神分析的活动;记得当年了他娶了一位年龄小他很多的女生,所以大家更加嘲笑,精神分析不是什么正经玩意,性,连老师都这么没有德行。我当时也有所疑惑…
图片
逐渐的,越来越多地关注有关精神分析的介绍,潜意识,力比多,生本能,死本能;概念化的东西多了起来。临近毕业时,我曾考虑过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也在天津272 医院的精神科观摩学习过。但当时的一个咨询收费很低,5元?如果没记错的话。当时,还没有专业的心理机构,医院也没有心理科,所以几乎没有成为专业咨询师的可能性;毕业时,我选择了去当大学心理学教师。
当年对精神分析的印象,很朦胧,神秘,似懂非懂;真正使我领会到精神分析精髓的,是一位伟大的老师-她叫生活;或者按罗伯特.史拖罗楼的观点,是情境,context。职业的跌宕起伏,恋爱的神醉心迷,婚姻的激流险滩,人生的漂泊流浪,在时间的隧道里,在空间的转换中,在不同的情境的经验中,我逐渐走进了弗洛伊德描绘的心理世界的地图中。
图片
如果一个所谓的知识,只是停留在了书本上,就变成了一个“isolated mind”孤立的,结构化的教条;只有在情境中,being context,被经验到了,才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所有的概念和观点,要通过实践的体验和经验,才会有价值和有意义。所以,如果你是心理咨询师,你的个人咨询实践很重要,在实践中,对照学习过的理论,不断地经验,体会,理论才会逐渐的活起来,在你的内部,逐渐融会贯通。
图片
有位来访者,在咨询中谈到,她突然有两天的时间,感到了恐惧,特别的恐惧,简直灵魂出窍,恢复了好几天,才逐渐感到好了一些;她说,这是她从来没有体会到过的。记得小时候,有一天,一个要饭的来到她家门口,当时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她哇哇大哭,把所有吃的东西都拿给那个要饭的人,最后哭的太厉害了,惊动了邻居,邻居把那个要饭的人赶走了。
但奇怪的是,她没有感觉到害怕;而且在以后多年的生活中,历经生活上的坎坷,只感到很难受,就是感觉不到害怕。她逐渐回忆起来,小时候,父母是不允许她害怕的,当她表现出害怕时,母亲会很愤怒,厉声斥责她,“有什么可怕的”“害怕有什么用”;或者有时当她真的害怕了,她的父母又表现出很无奈,不知所措。所以,她逐渐就不会害怕了。之后只会感觉到难受,但没有了害怕的感觉。
从主体间性理论的视角来看,她在与父母互动的情境中,她的需要-害怕,被禁止了,没有完成,不允许合法化。当她逐渐失去“味觉的”的时候,她对酸甜苦辣的感觉就被遮蔽了,这时她吃到很“苦”,或很“辣”的东西时,会过度摄入,使她受伤难受。在新的咨询的情境中,她的“味觉”回来了,“害怕”回来了,这一次“害怕”合法了,可以呈现了,她的行为层面,就有了变化的依据。
图片
(2016理心心理精神分析研习班毕业show)
所以,只有经验,没有新的情境也是不够的,她会长时间的陷入旧的“潜意识预设反应”模式中。所以,如果你不是心理咨询师,当你学习了一些精神分析的理论,做过个人体验(心理咨询),你的经验将会重新整合,梳理;你的人格因此而更加完整,健全,具备适应性。人生经验,经过重构后,你也许会感到脱胎换骨,又多活了一次。
精神分析同样也帮我找回了多年前丢失的宝贵的东西,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它让我醉了;微醺中,令我逐渐又看到了这个精彩的世界,再次遇见精彩的自己,还有同样精彩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