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由吸取日月精华的仙石演变而成,这隐喻了孙悟空是没有父母的;或者说,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缺少了养育者对他的回应和支持,同时也没有可敬畏和学习的对象。
尽管孙悟空后来经过学习和历练,具备了神通广大的本领,但他狂傲的和战无不胜的全能感,同时又伴随着随时被触发的暴怒,常常让他不能自制,动不动就翻江倒海,大闹天宫。其实掩盖的是他脆弱敏感易怒的内心,暴露的是他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的躁动情感;虽然他获得了金刚不坏之体,火眼金晶的超人之术,但这些都是在试图从外部技术性地强化自己,以保护他内在的脆弱和崩溃感。
他还会用这些练就的本领去防御因关系的破坏,而带来的争执和战斗。同时也会用外在不断的“胜利”,代偿内在的虚弱感,维系内在的统整和连续。但他这些努力,并没有让他觉得心安,愉快,做到与周围的环境和平相处。这倒让我想起一句话:“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图片
紧箍咒变成魔咒的核心,就是打击一个人的自恋。对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对夸大自体镜映的需要,给予忽略,挫败,甚至伤害;这样就造成了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停滞,功能的缺失,对自己情感调节的能力产生缺陷。
一旦形成自恋障碍,这个人就仿佛被戴上了紧箍儿,别人的有意或无意的表达,都有可能会被是被识别为曾经熟悉的“咒语”,随时准备迎接来自别人的“紧箍咒”。中招后,自己就会变得无力,空虚,和孤立。
同时,又会经常因为自恋的受损而产生暴怒,与别人的关系很难相处,对自尊高度敏感。
对自己的无所不能,抱有夸大的幻想;对自己要求完美,对别人要求强大。所以孙悟空只服如来佛祖,这个如来佛祖其实是他幻想出来的,那就是他自己通过夸大地幻想出来的自己。所以自恋的人,似乎永远翻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自恋的人,是孤独的人。
自恋受到伤害的人,往往会坚定地寻找理想的伴侣或朋友,对身边或现实中的关系经常觉得不满意;和别人的关系由最开始的“甘如醴”,会逐步发展到后来的“恨入骨”。
对自恋受伤的人来讲,感谢身边的人是很难的。已经得到的是理所应当,没有得到的是因为对方的恶意和敌对。永远会有更好更理想的人,在远方和田野中等待。所以有这句话,“贪看天边月,忘却手中珠”来提醒人们,不要忘却了身边的资源。
如来佛祖,虽然完美强大,但他远在天边;取经路上的三藏,八戒,沙僧,白龙马,就近在咫尺。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家庭成员,我们同事,朋友;甚至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的敌人,他们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我们能够读懂的话,远远高于远在天边,但距离我们生活遥不可及的完美偶像。
紧箍咒的解除,就是要解决个人自恋方面的议题。在主体间系统理论的框架下,就是要识别自己的前反思潜意识,比如上篇文章中提到的那些“魔咒”,它们如何影响了我们,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怎样的经验组织原则。转化这些核心经验组织原则,逐渐形成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是解除魔咒的必经过程。但转化的前提是必须在关系的情境下进行和完成;也就是说,在和人的相处中完成转化。
但因为自身的缺陷而造成的防御和敏感,以及对关系的习惯性破坏,又时常阻止这种转化,形成一次一次的重复。打破这种循环的第一步,是能够识别这样的反应,以及觉察在主体间情境互动中,自己和对方所处的位置。
但这也是最难的,因为这些咒语已经见肉生根,进入到了潜意识的王国,也就是说很难被识别和觉察。
图片
所以要西天取经,要结伴而行,在学习中,在关系中,完成识别和觉察的过程。《西游记》的最后,唐僧也基本具备了火眼金睛的能力,识别妖怪的本领大幅提高;孙悟空也越来越有慈悲心肠,变得能理解他人。
心理学,就是一个我们所要取得真经,但更重要的是,整个取经的过程。在路途上的降妖除魔,师徒间的愉快和分歧,每一次的死里逃生,每一次的幻像破灭,每一次的师徒间点点滴滴的情感积累和从相互怀疑,到最后生死相许的信任完成,这就是紧箍儿最后脱落的过程。
孙悟空,一个无父无母的孩子,虽然曾经功成名就,但这并不能给他带来幸福的感受;一次一次的折腾,他想翻出自己的手心,获得人生的幸福和喜悦宁静的感受,但一次又一次地从高空跌落,被困在自己的“五指山下”。遇到三藏,与八戒,沙僧,白龙马结伴,跨越千山万水,历经苦难和生死考验,最后取得真经,被封为斗战胜佛;紧箍儿,自然脱落。他完成了自体的转化和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恢复了潇洒美猴王的本色,从此可以享受到生活的美好。(此处有掌声)。
图片
再说说如来佛祖传授给菩萨的禁箍咒,排名第二地被用在了黑熊精的身上。黑熊精在《西游记》中也是功夫了得,自命不凡。在黑风山的黑风洞修行,被称为妖仙。是为数不多的,不用法宝,仅凭自己的实力,就能和孙悟空打得不相上下的角色。因为想要把唐三藏的袈裟占为己有,心生歹意,没能控制住自己的贪欲。
这个咒语的本意可以理解成是用来帮助人的原始情感和欲望通过主体间的互动而得以修饰;学会单方面欲望和情感,如何在主体间的情境下,在相互的调谐下,获得双方都满意的满足。这种调谐和同调,从主体单方面的角度来看,相当于弗洛伊德提出的压抑这一防御机制。如果它使用适度,是个人心理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人类文明的成果。
但如果它被过度使用,逐渐变成绝对的禁止和和因恐惧而造成的过度自我压抑,进而导致自我封闭,它就会变成“魔咒”
比如父母如果对孩子不断地重复以下“咒语”,
你这么做是不对的,必须改正,
你怎么总是犯错,你要再这么做,我就惩罚你(打你,骂你)
如果还不听的话,就别吃饭了,别睡觉了,别玩游戏了,
如果你继续你的错误,就再不能和小朋友玩了,不准和同学或朋友联系了
再不听话,我就不理你了,我就不爱你了,你再也见不到我了。
这样的“咒语”,让被念者,小心翼翼,压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适度的和正当的需要,也禁止表现出来。造成一个人的内在的冲突,形成自我抑制的循环。经常处于被动的境地,生命的活力和创造性受到压抑。
另一种表现,就是对自己的需要因为长期的被限制,而产生扭曲的满足形式。不是直接的表达和满足,而是以奇怪的方式来展现和以症状的方式来防御。
这个“魔咒”的解除,需要处理的是主体对自己的压抑,学会表达和拒绝,尝试重建新的主体间互动模式。实现自己的那些合理的愿望,同时转化那些原始的夸大的幻想,成为更具有现实适应性的愿望和动力。
还有最后的金箍咒,菩萨最舍不得用的一个;它的威力更大,更是“咒人”于无形,在这三个咒语中,是最难识别和解除的。怎么破解这个金色的咒语,以及在这三个咒语之间,它们有何关联,下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并进行讨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