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精神分析-现象学有关情感交互的调查

主体间系统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她/他的情感需求,要得到重要养育者的确认,共鸣,同调,和调谐。如果情感的需要不断地被拒绝,被否定,那么这个发展中的心理过程,就会脱轨,脱离原初设计的轨道,向着适应当前情境需要的方向去发展。

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开始喜欢小提琴。

依稀记得一个夏天的夜晚,在一栋楼外的丁香树下,一位看不清脸庞的青年,手持小提琴,在拉奏一首曲子。我并不知道曲子的名称,但那悠扬的琴声,沁入心脾,无以言表;那深深被打动的感觉,至今依然记忆清晰。那青年手持小提琴,忘情拉奏的印象,也剪纸般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附带着那天夏夜的微风,花香,与宁静。

从那时起,我就想拥有一把自己的小提琴,我也想和那青年一样,拉出令人心醉的乐曲。

好几次跑到商场去看,小提琴的售价是39元。那个年代,乐器并没有那么多的档次,只有这一个价位的小提琴。

回到家里,把我想买小提琴的想法和母亲说了,被她当场毫无悬念,果断坚决,冷酷无情地拒绝了。还换来一顿批评,排山倒海,隶数我不懂事,不体恤大人的辛苦(当时母亲的工资是每月36.5元);不务正业,偷奸耍滑,不好好学习,竟想些歪门邪道……

当时,觉得很羞耻,很挫败,也不知怎么回应,我也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是不是确实是有问题,不健康。记得之后,就不敢提想买小提琴的事儿了。但还是喜欢。

后来,有了卡带式录音机,我就找到了一盘翻录的小提琴曲,唯一记得当时反复听的,是巴赫的《圣母颂》。每次听这首小提琴曲时,我觉我的胃部紧缩,心跳加快,一种表达不出激动。

现在想来,我觉得琴曲可以代表我诉说,因为当年我无意识地感觉到我的言语,在父母面前没有力量,被淹没在他们的情感洪水之中,所以我更愿意用这样的琴声,在幻想中对他们诉说,我的愉快,我的难过,我的悲伤,还有我的请求……,我想如此美妙的琴声,应该能打动他们吧,他们应该可以理解,接纳,和享受吧……

相比我青春期所喜欢的摇滚乐,我觉得那是我对他们以及世界的警告和提醒,因为我的一曲衷肠,总是没有被听到,被听懂。所以,要大声些,有力量些,甚至要破坏些。但每一首喧嚣震撼的摇滚乐都覆盖着一首《圣母颂》,一曲柔软,钟情,舒缓,对所爱之人的吟唱。

想买小提琴的想法,还是没有完全放弃。记得后来又鼓足勇气,提出来过,还是同样遭到无情的拒绝,当然还有买一送一的批评。让我又一次觉得羞耻,挫败。

多年以后,一位在企业中位于管理中层的女士,也谈到一段她小时学琴的经历。她很早就学拉大提琴,小学高年级时考到了大提琴八级。我当时心生羡慕,多好的父母,多幸运的小孩儿,从小就有这样好的机会。

但接下来,故事有些反转,她回忆到,当她考第九级的时候,没有通过,父亲去接她,听到这个消息后,竟然停下推着她的自行车,让她下来,自己走路回家。她一路委屈,泪流满面。从那时起,她发奋刻苦地练习拉奏,几乎废寝忘食。然后越过第九级,直接参加第十级考试,并一次通过。当她父亲欣喜若狂,对她大加赞扬时,她是麻木的,无感的。

接下来,她面无表情,声音冷淡地说道:“从那时起,我再也没有碰过大提琴,哪怕一下”。

后来我明白了,当你正处在心理成长中过程中,你的愿望被不断地拒绝,而且还让你觉得你的愿望是不合理的,不正当的,不健康的,甚至是堕落的,那么你就会觉得羞耻,你会怀疑自己愿望合法性;同时,为了保持和拒绝你的人关系(因为往往是不得不依靠的人),而压抑你自己的愿望,限制你自己的需求,开始慢慢地禁锢自己的心灵。同时,你还会产生无力感,羞耻感,对自己否定,归罪于自己不好。

同样,那位女士的经历,虽然她被允许去学琴,当她遇到挫折时,她父亲的表现,其实说明,家长对于孩子学琴这件事寄与了强烈的希望,其满足自己自恋的愿望实则更为强烈,而且孩子只能实现父母对孩子要表现优秀的愿望,而这个小女孩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还是被忽略和拒绝的。这时,她会压抑自己的愿望,去迎合父母的需要,为的是保持与父母的关系。但当这种剥削超出了她能承受的程度时,她就开始反叛了。

主体间系统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她/他的情感需求,要得到重要养育者的确认,共鸣,同调,和调谐。如果情感的需要不断地被拒绝,被否定,那么这个发展中的心理过程,就会脱轨,脱离原初设计的轨道,向着适应当前情境需要的方向去发展。

这个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心理结构,就会压抑自己的需求,限制自己体验的范围,去适应重要养育者的心理需求。为了保持与重要养育者的心理连接,不得不牺牲自己的需求,甚至重要的利益。

而自己的需要,渴望,以及附带的心理能量和力量就会被滞留在所谓的幻想中,被现实的自我所否认,无法整合到现实的心理功能中去。现实中的自我体验,往往是无力的,虚弱的,被动的,羞耻的。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心理上冲突,也就是海因兹.科胡特所说的垂直分裂。

这些在早年心理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分裂,会在一个成年人的生活中无法掩饰地体现出来。可能出现在一个人的婚恋关系中,或是职业的关系中等等。

在与人的关系中,这样的人总是处于被动的,回避的,无力的,或是愤怒的,挑剔的,苛责的状态下。想让别人喜欢,又不知道怎么和别人相处,防御性地表现出对别人的喜欢无所谓的样子。

同时又害怕被别人不喜欢,与他人的关系破裂,这样就会潜意识地拉远和他人的距离,隔离自己的感受,限制自己的情感表达,回避与他人的交往;或是在和他人的交往中,体验的是疲劳和痛苦,无聊。

一个没被喜欢过的人,是很难做自己的。所以,经常有这样在早年的关系中受到创伤的成年人,总结出来一套“独孤心法”,传播这样的理念-别人的喜欢不重要,成为自己是真理。

其实,如果一个人曾经被真正的喜欢过,被包容,宽松地对待过,他就会更自由地发展成为自己,因为这个人曾经得到过允许。如果她/他缺乏这样的经验,或是表面被喜欢,实则在付出平等的代价,牺牲自己的需求,她/他就很难发展成自己。

而这时如果孤立地判定是因为自己讨好别人,才阻碍了成为自己,那么给出的方法是切断和他人的连接,去所谓勇敢地做自己。其实这是在突出和强化了这个人在幻想中,本就已经孤立的自己,把这样的幻想误导成为现实自我成熟的表现,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提倡这种解决方法的人,如果他们是心理学家的话,他们就被称为弗洛伊德主义者。

在心理咨询的情境中,来访者既往的创伤和潜抑的心理需求被激活,表现成为两极的摆荡,即在发展性移情和重复性移情之间摆荡。一方面要完成早年对自体客体功能的需要,去确认,整合,发展被滞留的心理过程;一方面,又在恐惧和焦虑中,小心谨慎地维持与咨询师的关系,防御性的呈现自己,无意识阻止自己的展开和暴露,因为那是危险的。危险是因为怕受到伤害,最大的伤害,是和咨询师的心理连接断裂。个体的心理体验为,害怕不被接受,不被喜欢,被厌恶,被遗弃。

心理咨询是否能够处理好这两种移情,取决于咨询师是否准确地回应了来访者的情感需求。理解的,共情的,更深一步的情感安置和卷入,会让来访者更多处于发展性移情的这一极。一旦咨询师的回应,不够同调与共鸣,疏离了来访者的主观体验,来访者就会摆荡到重复性移情这一极,出现所谓的阻抗和防御。这样的过程,和一个人曾经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情形,是一样的;只是今天对面的那个人不同了。

毋庸置疑的是,主体间情感的交互,让脱轨的心理发展重新回到原初设计的轨道上,帮助来访者完成那些早年没有完成的情感整合的心理发展过程。这是心理咨询的核心,也是一个人,终生心理发展的核心。

你曾经是一个被喜欢的,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小孩吗?

先别急着回答……

或许打开你喜欢听的音乐,

倒一杯你喜欢喝的饮料,

拿出纸和笔,

看有什么文字能从你的笔尖流出……

或是是找一位你喜欢的朋友,

在你喜欢的地方,

喜欢的时间,

看能否诉说你的衷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