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的我理解,这样的做法背后其实是有个假设:心理咨询师相比来访者,有着特殊的身份,特殊的属性,特殊的技能,或者更会有人把咨询师理解为是一个专家,一个治疗者,一个干预者。
我是一个有一点儿理想的人
听一位当医生的朋友,诉说她在临床工作中的艰辛和委屈;听她讲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感到愤怒,非常冲动地想建议她不要干了,退出临床工作;有时也被她的仁慈所打动,对病人那么好,那么的贴心,仿佛黑暗中的一盏矿灯的微光,我很感动。
理心|我是一个心软的人
心软的哲学家,因为其心软,不忍将宇宙间的事物归纳为无价值的,所以其观点一般是主观的,唯心的,一元论的,自由意志论的;心硬的哲学家,因为心硬,倾向于将宇宙间事物看成是无价值的,所以其哲学观点,一般是客观的,唯物的,多元论的,命定论的。
现场手记:我与非我之间 — 主体间的创伤修复
会场的气氛凝重,很多人的眼里充满了泪水,不少人沉重的呼吸。多数参会者是白人,有的是第一次了解这样悲惨历史。大家被深深地震撼,沉浸在巨大的悲伤和丧失的体验中。
有的学者发言,表达了自己悲伤的感受,以及觉得羞耻的体验。有的学者表示,其实不是Joseph有问题,而是白人殖民者有问题,今天Joseph的血泪故事,恰恰也在疗愈这些殖民者的后代。
寄宿学校,一直到1996年才在加拿大关闭了最后一所。
全体会议后,进入了小组讨论环节;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表达了相似或不同的观点和感受。
再次遇见科胡特
海因兹.科胡特,对了,就是你。
1978美国,芝加哥,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IAPSP)年会主会场,你站在主席台上,用略带焦灼的目光扫视着500多人的会场(1978年)。
主体间|Relational Home-回到一直寻找的家
罗伯特.史托罗楼曾经在他的博客里,感激他年青的同事Penelope Starr-Karlin推荐给他的这首诗,因为他觉得它完美地诠释了一个人的创伤所需要的处置和被疗愈的过程。
一个创伤性的体验,就像一只无家可归的狗,它被受到创伤的人排斥在了体验记忆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外,变成了一只没有归属的流浪的狗。
主体间|我眼中的罗伯特.史托罗楼
第一次见到罗伯特.史托罗楼(Robert Stolorow)是在两年前他的家里。我们一行三人,在参加于波士顿举行的IAPSP(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学术年会之前,特意绕道洛杉矶去和他做一个访谈。目的是把这位精神分析主体间系统理论的创始人,介绍给中国的同行和学者。
从沙漠里的一泡尿,到地球上最后一杯水
记得在一次心理咨询案例督导的课堂上,一位女性咨询师报告了她的一个案例;当时在场的同学,都露出了非常的惊讶的表情,之后,有窃窃私语,有压低的笑声发出。因为按照当时大家对心理咨询设置的理解,这位咨询师的胆子太大了,几乎突破了所有的设置
【图文分享预告】第42届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国际年会
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7日-20日 第42届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国际年会将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
《邀你同行》北京时间10月18日~21日我们将为您线上分享大会现场让我们一起来到温哥华
OH卡体验沙龙-预见未知的自己
一面照见潜意识的心灵魔镜
一段探索与觉察的心灵旅程
一次创新与想象的心灵提升
一场自己和他人的深度相遇